根據染料施加于染物的方式不同,紡織品染色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即浸染(也稱竭染)和軋染。
浸染方法
是將被染物浸漬于染液中,在染液與被染物的相對運動中,借助于染料對纖維的直接性而將染料上染并固著纖維的一種加工方法。
浴比:
染物重量與染液體積之比稱為浴比。
浴比大小與染色深度、均勻度和染料的利用率有關。浴比太小,易造成染色不勻;浴比太大,浪費染料和能源,并且加大了廢水處理的負擔。
染色濃度:
一般用染料重量對纖維重量的百分數表示,即%。
計算舉例:
已知被染物為50Kg,浴比1:20染色濃度 為2%,求染料用量和所配染液體積。
染料重量:50×2%=1 Kg
染液的體積:50×20=1000L
主要問題
染色時染液各處的溫度和染料、助劑的濃 度要保持均勻一致,否則,易造成染色不勻。因此,染液和染物的相對運動至關重要。
特點
浸染設備簡單,操作容易,適用于小批量、多品種的間歇式生產方式,勞動生產率較低。廣泛用于散纖維、紗線、針織物、稀薄嬌柔型織物等的染色。卷染也是浸染的一種形式,其卷染浴比很小,具有布面平整的優點。
軋染方法
軋染定義:
是將織物在染液中經過短暫的(一般為幾秒或 幾十秒鐘)浸漬后,立即用軋輥軋壓,將染液擠壓 進織物的組織和空隙中,同時軋去多余的染液, 通過汽蒸或焙烘等處理使染料上染固著在纖維中 的加工過程。
泳移:
是指織物在浸軋染液以后的烘干過程中,染料隨水分的蒸發從纖維內部向纖維表面遷移的現象。
減小泳移現象,可采用如下措施:
(1)降低軋余率;
(2)采用紅外線預烘——熱風烘干——烘筒 烘干(溫度由低到高)
(3)烘筒外面包布等
浸軋方式
一般有一浸一軋、二浸二軋和多浸一軋(或 二軋)等,要視織物、染料、設備而定??椢锖裰氐?,滲透性差,染料用量高,一般不用一浸一軋。
染色濃度
通常用g/L表示。即1L染液中所含染料的克數。
特點及應用
軋染是連續化生產,生產效率高,適用于大批量加工,但染色織物所受張力一般較大,通常用于機織物的染色,有時也用于絲束和紗線的染色。
如何克服軋染色差
左中右色差:
(1)加入適量的潤濕劑或滲透劑,使織物均勻吸液;
(2)軋輥的壓力要均勻一致,應該使用均勻軋車,避免普通軋車(加壓僅在軋輥的兩端)造成的中間顏色深兩邊顏色淺的現象。即把軋輥之一車磨成橄欖形(中間直徑比兩端略大些)。
前后色差:
(1)對纖維直接性大的染料,會造成前深后淡的前后色差,這可以在初開車時,沖淡軋槽中染液的方法來解決。
(2)對纖維無直接性的染料,會產生前淡后濃現象,可通過把初開車時軋槽中染液加濃的方法來解決。
鑒于上述情況,在拼色軋染時,應該選用直接性 相接近的染料拼色。
第三節 染色新技術
氣流染色新技術
特性:
高效、節能和環保,改變了傳統的繩狀織物循環的牽引方法和與染液的交換方式。
核心技術 :
空氣動力循環系統采用霧化原理或氣壓滲透原理噴嘴的液循環系統及染色過程控制系統。
對比:
與溢流噴射染色綜合性能相比,具有技術環保性能好,染色設備性價比高
不足之處:
織物易擦傷,染色工藝還不成熟。
發展前景:
加快研發完全適于氣流染色的工藝,實現動態質量控制和多管大容量操作。
微波染色新技術
當浸軋染料溶液的織物受到微波照射后,纖維中極性分子(如水分子)的偶極子發生反復極化,改變排列方向,在分子間反復磨擦而發熱,迅速地將吸收電磁波的能量轉變為熱能 。
一些染料分子,也可發生誘導而升溫,從而達到快速上染和固色的目的。
優點:
微波能技術適用于滌綸布、滌棉布、腈綸布、 滌腈布等的染色。在微波的照射下,染色時間短,比傳統的染色節約能源。染色后的織物色牢度、色澤等各項指標均比傳統工藝有所提高。
微波的其他應用:
對棉織物:某些染料在微波輻射下,可以快速地將染料固著在棉織物上。
滌綸織物:染色加工中,用微波代替印刷后的烘干和汽蒸以達到固色的目的,實驗結果表明,采用微波與高溫汽蒸并用的方法,織物固色均勻性好,得到比單獨高溫汽蒸更高的色牢度。
微懸浮體染色新技術
應用范圍:
微懸浮體染色技主要在蛋白質纖維的染色加工中應用,這些蛋白質纖維主要包括羊毛、山羊絨和 蠶絲。
原理:
在羊毛和山羊絨染色過程中,通過加入合成特種助劑,在染浴中形成染料微懸浮體顆粒,低溫情況下在纖維表面均勻吸附。再使染浴迅速升溫,在一定的溫度下染料顆粒發生解體, 染料分子就地向纖維內部擴散并固著。
優點:
1、被染纖維的受熱時間縮短,損傷減小,對散纖維染色 來說,染后纖維的可紡性改善。
2、在蠶絲紡織品的染色過程中,纖維表面對染料的吸附 率高。
3、色澤鮮艷度提高,且手感得到改善,染品的各項色牢度完全符合國家標準。
電化學染色新技術
電化學是一種的染色方法, 利用電化學陰極還原 代替傳統保險粉還原染色工藝。
特點:
保持還原染料的優點;
電化學還原染色可以分為直接還原染色和間接還原染色。
染液可重復使用,節約80%的化學試劑和大量的水, 降低了染色成本, 也降低了染廠污水處理費用。
生物色素染色新技術
原理:模仿生物中色素( 如葉綠素、花紅素、動 物黑色素等) 的結構、分布和功能, 進行仿生染色, 將是一種新的生態染色途徑。
無助劑免水洗染色新技術
把純分散染料微膠囊化, 再用來對滌綸纖維或織物進行染色。
采用微膠囊技術取代染色工藝中使用的助劑,染色結束后纖維表面浮色極少, 染浴排液經簡單過濾即可用于一般織物的前處理, 染色織物可達到良好的色牢度。
該項染色技術基本上可在現有的高 溫染色機上實施, 只需在原有染色機上加裝一個附加裝置即可, 實施成本很低廉。
(責任編輯:作者)